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Aristotle 《政治學》第二卷 :亞里斯多德對於柏拉圖《理想國》提出評斷

摘要: 
         卷二亞里斯多德開始研究理想的城邦,即「什麼形式才是最好而又可能實現人們所設想的優良體制。」亞里斯多德對於各種實際存自在的政體或只經過描述理論的政體進行比較,再藉由柏拉圖《理想國》進行分析考察同時提出批判和批評。

        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都希望能夠創造出對至善的、幸福生活有共同憧憬的公民,不過亞里斯多德認為柏拉圖在《理想國》中,具有以下癥結點: 

()財產共有制
         1  蘇格拉底認為人的私心是造成衝突的來源,因此無論是妻兒或是財產,都決定把「私有」剔除,然而亞里斯多德卻認為公有制度達不到公民之間洽和無私心的目的。並且以外邦中耕者不是所有者的例子點出不能平等的分擔歡樂和辛勞,使得不同工卻同酬的缺點。
        2  亞里斯多德認為人天生就是有私心,人們一但感覺某一事物為自己所有,就會感到無窮快樂,正因為是自己的,才會趨使他們為了捍衛自己的利益,而願意積極去關心與自己有關的事務。基於這項特點亞氏認為最好的制度是為「財產這某種意義上應當公有,但一般而論則是私有。然而基於「善」的觀點,人們將慷慨地共享擁有,如同斯巴達人使用別人奴隸。因為這樣的行為在共有制中,是被視為「理所當然」,可是在私有制中,卻是難得可貴,人可以從這方面得到成就感及快樂。
  
()城邦的整齊一致性
        1  在柏拉圖的假設中,整個國家的統一一致是至善的表現;但亞里斯多德認為城邦不應只是由許多人構成,而是由許多不同的人構成,城邦本性應屬於多樣性,城邦比家庭更為自給自足;家庭又比個人更為自給自足,只有在共同體達到自給自足時,城邦才會成形。假如我們偏向城邦的一致性那城邦就會相當於個人,但個人是無法自給自足的,這也是城邦之所以存在的目的。
         2  亞里斯多德認為人們應當透過教育使城邦統一形成一個共同體,而並非是制定制度使得城邦完成德性,這點可以在斯巴達共餐制度中看見。

()妻孺共有
         1  蘇格拉底對妻兒提出共有制度,形成大愛模樣。但亞里斯多德卻批評此舉不但不會形成大愛,反而會使的眾人對眾人冷漠,且更容易發生傷害、殺戮的行為。其原因在於缺乏了親情的力量,個人沒有一個家庭的歸屬感,沒有了我的這種情感上的連結,關心程度產生極大的對比,因此城邦人們與人們會變得冷淡,缺乏了感情的力量。同時孩子們出身的變更安排起來會極為困難,且他們不再稱呼他們原本成員為兄弟、兒子、父親、母親,所以也不害怕因血緣關係所犯的任何罪行,因此亞式認為妻孺公有是為人倫之間的崩壞,更有可能導致城邦的衰敗。

     ()統治者長期執政
           1  柏拉圖設想的理想政體當中,透過高貴的謊言使統治者長期執政。亞里斯多德認為主治的人們一直由他們執政,這就隱伏著危險的根源。這樣的制度即使在較為貧賤的階級,也會引起不滿而滋生紛擾。
           2 另外亞里士多德認為剝奪武士的幸福,如果城邦的大多數或所有人或某些人沒有享有到幸福,整個城邦就不會有幸福。

   心得:
            1 財產方面,亞里斯多德觀念是允許個人有部分財產所有權之餘,另外剩餘的財產成為共有物,我認為無形之中會讓分享的概念循序漸進的成為習慣,進而成為城邦中人民生活的準則,讓慷慨的美德擴展至城邦
            2 對於城邦一致性,我贊同亞氏的看法,一致性的城邦如同個人,而個人無法組成社會,因此我們需要多人的分工,彼此的多樣性形成自給自足的群體。
            3 另外柏拉圖妻兒共享制度,我持和亞式相當的看法,雖說柏拉圖透過將整個國家形塑成大家庭目的在使人無私,但我認為感情本身就有疏近,人之間的情誼不應該藉由制度去加以限制或使其模糊。
            4 最後亞里斯多德認為長期的執政並將帶來危險,我認為亞式忽略了蘇格拉底中的高貴謊言的涵義,它是為城邦普遍接受的信仰,就如同印度的種姓制度般,無形中鞏固著社會安穩。而亞里士多德說在柏拉圖底下統治階級是不幸福的,首先藉由武士的不幸引出少部分不幸,整個城邦就無幸福,但柏拉圖曾經說:衛士是以看到整個城邦的幸福為樂,如果衛士的幸福是建立在此,那整體城邦又何為不幸?
        基於我們都知道即使有辦法設計出一套完美的教育政策,一旦落實也很難培養出公民一致優良的德性、同時也必須承認統治或立法這門學問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在不斷執行的經驗中尋找錯誤進行修改,直到找到最適的方法。


關鍵字:城邦一致性、妻孺財產共有制、慷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