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8日 星期四

《王制篇》卷七:解讀柏拉圖“洞喻”的含義

摘要:柏拉圖的“洞喻”理論是人類從現實世界走向形而上的理念世界的生動比喻。並論述了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終極目的是通過靈魂轉向來追求至善。

關鍵字:洞穴理論 教育 柏拉圖 哲學家皇帝

一、從柏拉圖的寓言說起
[1]以畫圖方式簡單描述柏拉圖所言之場景

二、“洞喻”的寓意
[2]盧梭曾說過“人生來是自由的,但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以禁锢在洞穴中的囚徒來說,與其說是肉體上的,更不如說是心靈上的。
[3]世界是不完美的,人類所認識的世界之上還有壹個“理念的世界”,而“理念的世界”是完美的。人類就是囚徒,他們首先與感官等因素而只能看到物品的投影,這種投影或許可以理解爲現實世界中存在許多僅僅是對理念的世界進行近似的事物。囚徒們看不到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但是囚徒卻認爲那些投影就是真實的世界了。人類就如同囚徒壹樣,將理念世界在現實中的投影奉爲真實,而沒有嘗試探索理念世界。
[4]柏拉圖所言的無知是哲學意義上的無知,黑暗洞穴中的人之所以是無知的,是以爲被自己的感官所迷惑,而無法了解到抽象的,形而上意義的真實世界。所以,柏拉圖所說的智慧與無知等同于能否拜托感官的束縛,看到事物的本質。
[5]而人受限制于自己的感官是壹項客觀描述,壹個人絕大多數的的觀念都來自于自己的感官,但人受制于自己的感官是沒有道德問題的。而壹個社會上絕大多數人受制于自己的感官也不是什麽錯誤的和道德上的邪惡狀態,黑暗洞穴的狀態就是壹個普通的真實世界。在柏拉圖筆下,黑暗洞穴的狀態就是壹個普通的城邦。
[6]城邦生活(也就是政治生活)是壹種被感官控制的生活狀態,少數者認爲了突破感官的束縛感悟到真正的哲學和真理。但問題是這些哲人還是城邦的壹部分,也就是需要返回洞穴,和受制于感官的人共同生活。

三、“洞喻”所涉及的教育理念
[7]洞喻壹方面描述了洞穴中的禁锢于囚徒般的生活,另壹方面解釋了洞底爬到洞口的艱難曆程以及有黑暗轉入光明的痛苦感受,這實際上暗示了“心靈轉向”的艱難與可能。那麽,什麽能使人心靈轉向呢?什麽能把囚徒從洞裏的陰影拉到洞外的陽光下呢,什麽能把心靈拖著變化的世界而進入實際的世界呢?在柏拉圖看來,只能是教育。是要追求真理和善的世界。這種教育不只爲了提高認知水平,更重要的是完善道德人格。他所認爲的教育是以道德爲本的教育,是以善爲最高原則的教育,起重機目的在于塑造理想的城邦衛視人格,以期構建理想的城邦和實現幸福的生活。包括:詩樂、體操、數學、幾何學、天文學、聲學和辯證法。經過教育最終能夠使“靈魂最善的部分上升到看見實際最善的部分”。
[8]其次,柏拉圖非常推崇哲學家的地位。他認爲哲學家的興趣只在追求至善,因爲只有他能終止政治中的交替影像,即壹個排斥另壹個,立壹極善。但他過分強調理智的作用,誇大了哲學的社會道德意義,而忽視了人的社會本性,他所設想的近乎完美的哲學家國王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總而言之,柏拉圖認爲教育的目的在于,不僅要培養公民的個人正義,更要追求國家的正義,而個人正義的培養,目的也在于爲實現國家正義創造條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