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下學期學期報告定稿

題目:國家的本質是為了強者的利益還是弱者的利益?

典籍:柏拉圖《王制篇》、盧梭《論人類不平等起源與基礎

關鍵字:國家的本質、強者的利益、弱者的利益

一、前言
  1. 蘇格拉底說:正義就是弱者的利益,但在盧梭《論人類不平等起源與基礎》中,國家的建立是有錢人為了維護其自身利益而設立的制度,顯然,盧梭與蘇格拉底的論點相悖。但這個問題很值得思考,若國家是為了保護強者的利益,那我們就可以不用社會福利甚至奴役他人;反之,國家若是為了保護弱者的利益,則是否可以要求強者把多餘的財產分給弱者?
二、文獻回顧
  1. 柏拉圖《王制篇》第一卷中,蘇格拉底反駁沙拉敘馬霍斯所主張之「正義乃強者利益」的論述,其中,他以醫術是為了身體健康、病人的利益而存在為例,說明了技藝即是為了受技藝幫助的人,蘇格拉底認為統治也是一種技藝,是為被統治者而存在,此即說明了其所嚮往的正義國家應是為弱者的利益。
  2. 盧梭在其《論人類不平等起源與基礎》第二部分中,從人類由自由狀態向社會狀態的轉變過程的論述,揭示了導致人類不平等的產生。隨著社會的進步,剩餘勞動品的出現使得人們出現佔有財產的慾望,接著產生私有制觀念,人類從這個時候開始變得不平等。有錢人為了安全的享有自己的財產,不被窮人掠奪,便建立了一套計畫:雇傭自己的敵人為自己服務,因此富人說服窮人訂立一份契約:窮人讓渡部分權利給富人,由富人擔任最高支配,並保障窮人的安全。於是一個不平等的社會就建立起來:國家是有錢人為了合理化人類不平等而提出的一套制度,由於財產私有觀念灌輸於人們的社會生活,因而產生不平等的貧富差距,亦即,國家是強者所想出來的一套避免弱者搶奪自己財產的制度。
三、討論
(一)國家本質及運作二元
  1. 從柏拉圖《王制篇》第一卷中,可以知道治理本身是為了弱者的利益,但國家的運作必須讓治理得以被執行,顯然,「行使」治理這件事卻是強者的利益,例:醫生「施行」醫術,並不是為了病人,而是為了自己。同理,強者透過行使治理而獲利,不論是金錢、地位、榮譽等利益,為了保持自己的治理權,就必須制定對弱者有利的制度,讓弱者欣然接受強者的治理。
  2. 那麼「治理」的起源是什麼?柏拉圖《王制篇》第二卷中,從討論行正義或不正義,便可以看出柏拉圖認為人類在自然中的樣貌。首先,蘇格拉底用以大觀小的來探討正義,認為先討論國家起源,便可以知曉正義起源。國家的起源基於人們的需求,隨著人們的需求越來越大,而一個人對一項技藝專精最好,再互相交換滿足彼此需求。所以若國家的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繁榮,就需要更多人,更多資源。根據上述,我們可以知道國家的起源來自人們的需求,需求是指人們對他人技藝的需求,既然技藝是一種善(357d),那麼我們可以推論出國家的起源是人民基於對善的需求,而正義又是最好的善,一個國家要成為最好,就必須追求正義,當大家都行正義時,人們就不用擔心被欺壓,或是受到他人的傷害。故由上述我們可以知道,人類最終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和平的世界,那麼就必須靠治理來達成此一目標。
  3. 所以,弱者透過治理保障自己的權利,的確是為了弱者的利益並無疑義,然而,治理的行使權卻是強者的利益,強者之所以順著弱者的意,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再者,強者只需要表面的正義即可,亦即讓弱者感受到自己有被保障就好,至於實質上是否真的被保護就不重要了。 
(二)自然狀態
  1. 盧梭認為貧富的分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國家成為有錢人保護自己財產的手段,然而,國家是被有錢人而建這件事不代表貧富差距就是正確,因為從盧梭的自然狀態可知,他認為人在自然狀態中只在乎自己的生存與否,並不會產生奴役他人的行為,故沒有人天生就該被奴隸,人在自然狀態下是沒有階級之分,每個人天生都是平等的。依據上述,國家基於人生而平等的基礎,應致力於縮短貧富差距,富人仍然可以保有私產,但不可以因為自己累積財產的行為去阻礙他人擁有財產的權利,且應建立一個讓每個人都得以公平追求財產的環境。
四、結論
  1. 根據上述,國家的本質應是為了弱者的利益,不論從柏拉圖《王制篇》或盧梭《論人類不平等起源與基礎》,只是從人類社會的演變,導致治理者為強者,而執行治理所產生的利益也歸於強者,否則強者就不會執行治理這件事,但儘管如此,仍然不會改變國家的本質是為弱者的利益這個事實。因此,國家政策的制定,應以弱者的利益出發,治理者不能做出對弱者不利益的事,且必須致力於縮短貧富差距,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讓弱者享有追求財富的權利,如此強者才能安全的享受財富,不必擔心被弱者掠奪,也才能保有統治地位,但這裡存在一個風險,同柏拉圖《王制篇》第二卷中所提:人只有一有可能就會行不正義,而最厲害的不正義就是表面看起來正義,治理者也可能玩一樣的把戲來蒙蔽被治理者,致人於不公不義中,被欺騙壓榨而不自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